第一步——做題之前的讀文
這一步要求有“三讀”。“一讀”――文章主題。“二讀”——文章結構!叭x”——讀出重點詞、句、段。
首先,一定要讀出文章的主題。現(xiàn)在的現(xiàn)代文閱讀大多是閱讀鑒賞散文。散文“形散而神聚”,是指散文取材廣泛而主題集中。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理解如何圍繞文章的中心來選材,一定要讀出文章的中心。另外,很多問題表面上沒有考文章的主題,但是回答的時候必須答出主題。例如,問文章的某段材料什么作用。文章的材料能有什么作用呢?其中必答的一點是,它一定是為了表達中心服務的,尤其是正面的材料的時候,就必須答出這段材料為某某中心服務,很好地表達了某某中心。因此,第一步中一定要盡量讀出文章的主題。
其次,要讀出文章的結構,作者的思路。理解了文章的思路對理解文章主題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這兩個問題要同時解決。而且,理解了文章的結構思路,對于常出現(xiàn)的大分值概括信息題是必要的,可以避免出現(xiàn)遺漏信息點。再者,讀清楚了某些結構,例如,總括段、過渡段等,可以幫助回答某些問題。
再次,要勾畫出文章的重點詞句。何謂重點呢?例如各段的中心句、中心句中的中心詞,例如段落中的抒情或者議論的句子,因為它們常常是作者最直接表達主題的地方,也常常是后面做題時的最主要的參考信息。因此,在讀文章時應該把它們做個簡單地勾畫標明。
第二步——化題
所謂“化題”是指,我們接觸文后的問題時應該清晰明了出題人的命題意圖,至少知道這道題目具體考的是什么。例如,題目問:文章開頭寫了某某內(nèi)容,你來分析評價一下。這樣的問題實質(zhì)考的是什么呢?我們進行一下化題:文章開頭內(nèi)容分析評價——考察散文開篇選材的作用——可以從對內(nèi)容、結構和主題三方面的作用來回答。那么我們化完的題目實際是問:這篇文章開頭所選的材料對文章的'內(nèi)容、結構、中心所起的作用。文章開頭的材料在內(nèi)容上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如果與表達的主題一致,那么常常是開篇立意。如果與文章主題相反,那么常常是欲揚先抑。結構上能有什么作用呢?大致是全文的總綱或者鋪墊之類。對主題的作用呢?大致應該是開門見山標點明主旨之類。
第三步——作答
作答,原則是“依據(jù)原文”。按照不同的類型可以歸納為三種。第一,直接來自于原文。這樣的題目常常是歸納概括信息或者詞語語境意的理解等題目。第二,利用原文的信息進行修改得到答案。這樣的修改常常是概括幾個段落的中心句組成一個句子或者幾條信息,把抽象的句子換成直白的說話,把排比的句子壓縮成一個簡練的句子等等。第三,是需要學生自己組織答案的。但是除了可能出現(xiàn)在題目最后的那道“半開放題”(依據(jù)原文的某個地方談談你自己的觀點或驗證觀點的材料之類的題目,“半開放”體現(xiàn)在一半來自原文的理解歸納,一半來自學生的材料),剩余的題目常常是知識的遷移,往往是依據(jù)原文回答知識點,例如表現(xiàn)手法、修辭等。注意下這些可以得分的詞語必須明確,例如,自然景物描寫的作用、欲揚先抑的作用、過渡段的作用、結尾議論抒情對深化主旨的作用等等。
另外作答的原則——用最少的語言表達最多的信息。因為考試閱卷的時候常常是通過查找信息點給分的,誰答的信息點相對來說多些就可能獲得更多的分數(shù)。
至于答題是否分條,我主張分的,但是不是隨便的分,要讓閱卷人看出你的答題思路。例如看出你是從結構、內(nèi)容兩方面作答的,或者看出你的句子的理解是分表層和深層含義兩方面作答的。